業務系統上云是怎么回事?
近年來各政企事業單位陸陸續續在準備業務系統上云,那么業務系統上云是怎么回事呢?這對各單位又有什么好處呢?上云成本正常來說有多少呢?接下來為您解答。
盤點歷史業務系統
大多數傳統企業業務數據都保存在本地,有的是建立局域網數據庫,有的甚至還停留在Excel階段。按照傳統的系統運行方式,單位光是網絡設施維護就需要投入一大筆資金:例如專線IP、企業局域網架設、企業服務器購置和維護等等。更重要的是,企業內部網絡和硬件設施在一些天災人禍面前無法回復,比如一個銷售企業的本地系統被破壞后,銷售流水、客戶資料完全消失,這對企業而言是最大的損失。
“企業上云”、“業務系統上云”是指企業通過高速互聯網絡,將企業的基礎系統、業務、平臺部署到云端,利用網絡便捷地獲取計算、存儲、數據、應用等服務,有利于降低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本,構建互聯網創新發展生態。
那么上云需要如何實施呢?最重要的是規劃和實施。
一、上云規劃
1、信息收集
“企業上云”需要進行嚴謹細致的調研工作,需要收集硬件及網絡環境信息、現有及將來可能增加的業務各類需求、系統配置信息、應用系統信息、數據風險等。
2、需求評估
從業務需求的角度分析各業務的目前現狀、存在的問題、是否可以云化、業務未來的發展需求,定制對各個業務系統遷移的目標。從系統的角度分析各系統的目前現狀,包括了主機、存儲、網絡及安全,分析系統存在的問題,根據評估結果進行規劃。從企業自身信息化水平的角度進行分析。對于有信息化基礎并擁有信息系統硬件環境、維護開發隊伍的企業,可根據企業發展規劃,逐步進行新、老系統遷移。對于無信息化基礎企業,以企業迫切需解決問題為導向,加快相關應用上線。
3、應用分析
應用分析是成功上云,降低業務停滯時間的關鍵。根據業務的負載、特性、復雜性、關聯性分析確定并量化業務上云風險可能對業務造成的影響及損失,以確定業務上云的優先分批范圍及上云策略。
4、風險分析
根據收集到的相關信息對目前系統進行業務上云的風險分析,分析各種潛在危險并針對可能發生的危險事件,采取相應措施。
5、上云策略
“企業上云”策略可遵循:統籌規劃、分步實施、由易而難、由簡單到復雜。一般順序:
- 獨立應用的系統,如郵件系統、合同系統;
- 應用堆疊的應用系統,如辦公OA;
- 存在業務依賴的系統,如CRM、ERP、MES系統;
二、上云實施
一般情況下計算機相關企業都已有一套成熟的實施標準和實施團隊,那么需要關注實施的都是信息化較為滯后的企業。推薦大家注意以下幾個過程:
業務系統上云和軟件定制是理論和時間的前因后果,軟件系統定制是一種需求解決概念,并非所有的軟件公司都能夠做好企業的定制需求。比如說一個做財務軟件開發的公司做不好醫療軟件系統一樣?;鄱伎萍伎梢詾槠髽I定制高端UI的桌面應用軟件、ERP、資源調度軟件等,如有需要歡迎和我展開一對一討論,QQ號8000180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