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創|大數據新聞|編輯:陳久鳳|2021-09-03 16:11:49.773|閱讀 515 次
概述:制造業質量管理其實沒那么難,本文通過3個方向,幫助大家解決質量分析、質量管理困擾。
# 界面/圖表報表/文檔/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>>
第一步:培養質量管理意識
1、自檢意識
產品質量是制造出來的,設計出來的,而不是檢驗出來的。生產質量控制的秘訣是:讓每個人做好自己的產品。
要求員工對自己生產的產品,要自我進行檢驗,只有自己認為是合格品,才可以流向下道工序或車間,在自檢中發現的不合格品,要自已做好標識并把它分開放置。
2、互檢意識
對于上道工序或車間流過來的產品,必須員工不要看都不看,就忽拉拉往下做,要檢驗認為是合格品,才可以進行生產。對查到上工序或車間的質量問題,要及時反饋。
堅決做到不制造不良品,不接收不良品,不傳遞不良品。
3、專檢意識
做了自檢和互檢的動作后,生產主管就可以對專職檢驗員灌輸了:員工一邊要生產,一邊都在做自檢和專檢的工作,做為專職的檢驗員,就更應該有強烈的質量控制意識。專職的檢驗員如是你部門的下屬,那更好溝通;假如不是你部門的人員,他也會接受你的教導。
第二步:緊跟過程控制
在管理中,大家都看中結果。但是,如果沒有過程,哪來的結果呢?沒有好的過程,難有好的結果。
對于品質的控制,只有緊跟了過程控制,才可控制住品質。
1、首檢控制
在產品上線前,必須要求班組長、品檢人員和員工,對在要投入生產的物料,都要仔細核實;要使用的工裝配備,要確認性能是否穩定完好。然后小批量生產三只產品,確認產品是否合格。合格后再上線生產,不合格要查找原因,直至合格才能批量生產。
2、巡檢控制
在生產過程中,管理人員和品檢要對產品進行抽查,要用80%的精力關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,如:生手員工、關鍵設備、關鍵崗位等。
3、終檢控制
在收線時,對于最后的產品,要重點控制,往往此時員工的心態都比較急躁。本人曾碰過一件事情,現在想想都害怕,一位員工有快下班時,還缺一只產品裝箱,他就找一只不合格品,叫人返修一下,沒經過檢驗人員就直接裝箱。被班組長立馬糾出,此只產品有嚴重質量缺陷。
何況產品收線時,還有一部分產品等待返修,所以越是快完成的工作,要嚴加控制!
第三步:做好生產質量分析
1、整合產線所有生產數據
建立質量數據管理平臺,從產品接單到生產出廠,涉及到是所有數據進行快速整合,包括人員、機器、設備、環境、材料、工藝、客戶等所有資料,有利于全面了解生產運營情況。
2、快速部署生產質量分析模型
打通產品和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、供應商、客戶等數據,不僅找出產品和各質量數據的因果關系,還獲取相互之間的關聯分析。提高整體數據利用率,全面科學的分析質量問題,快速定位質量缺陷的根本原因。
3、建立質量數據可視化看板
質量數據可視化看板,摒棄以往的傳統報表,不直觀無法獲取全盤數據。質量數據可視化看板,數據輸出為可視化圖表,圖表類型豐富,拖曳選取圖表,自動生成關聯,獲取見解。支持pc、ipad、短信、郵件,即時獲取數據,知曉情況。
實施案例:
分享廈門廈順有限公司采取慧都生產質量分析方案,使得公司產品保持高水準的合格率。希望能幫助大家解決質量分析煩惱。
? 生產質量分析如何助力鋁箔生產龍頭企業,實現數字化轉型的?
慧都大數據團隊,通過機器學習,智能關聯影響質量的全量數據指標(人、機、法、料、環、檢等),幫助企業實現質量根因追溯。找到影響質量的關鍵因素,預測質量趨勢,洞察改善質量新見解。
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,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。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,但請務必注明出處、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,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@fc6vip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