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創(chuàng)|其它|編輯:郝浩|2011-01-19 16:54:47.000|閱讀 1954 次
概述:如果你曾畫過思維導圖(一種頭腦風暴的方法,它能以一個核心的想法或主題發(fā)散出無數的想法)的話,你就會發(fā)現這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。不同的想法從中心思想中衍生出來,而這些想法都是按不同的層次被組織起來的。不過,PersonalBrain的重點并不是構建思想分層,而是更側重模仿人類大腦的工作方式。你可以列出腦子里面最主要的想法,PersonalBrain就會把你存入其中的所有內容重新組織安排,體現它們與這一主要想法的聯(lián)系。它對思維發(fā)散的考慮比較少,更多的是組建獨特的思維“蜘蛛網”。
# 界面/圖表報表/文檔/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>>
PersonalBrain,看名字就知道,是一個整理思路的“腦圖”類的軟件。
這三者是有差別的,差別在于他們的設計思路不一樣:
* Freemind把你的思路用樹狀圖來表現,先是核心概念,然后是分支,最后是樹葉。
* CampTools用的概念網絡,網絡中有且只有兩種東西,一種是概念,另外一種是連接詞,概念由連接詞相互連接起來。
* PersonalBrain用的也是網絡,但并不過分強調“連接”,而是強調概念之間的相互的上下級或者是跳躍性關系。另外,前兩者的表現形式大多是靜態(tài)的,樹狀或者網狀結構始終展現在你面前,而PersonalBrain幾乎只把和當前概念有關的東西展現在你面前,而隱去了關系較遠的概念,這種做法可以使得你在同一個概念圖中涵蓋大量的信息,而不至于在屏幕上無法展現。
我在網絡上搜索,看到很多朋友很推崇MindManager,無他能夠很方便的輸出作為網頁或者Presentation是很重要的一點,他們很看重把自己的概念整理清楚,然后Show給其他人看。
知識工作者總是這樣,喜歡把自己的東西整理清楚了之后,就Throw給其他人,這樣最好。而PersonalBrain并不是這樣一個軟件,他似乎更像一個私人偵探,你坐在電腦面前,把頭腦中的觀點和線索一點一點的挖掘出來,放在上面,讓后就此引發(fā)出更多的線索,而這些線索都是你自己的。
總的來說,各有各的特點,重要的是知道你想要些什么,并由此發(fā)展出來你自己的工作模式。
我要在這里簡單介紹一款整理思路的軟件,不過有些人或許得花點時間才能習慣使用它。坦白地說,我使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才品味到它的強大魔力。不過自從我的認識上升到這個高度之后,我就對它難以自拔了,晚上做夢都會夢到它。
這款被稱為PersonalBrain的軟件絕對是一款與眾不同的思維導圖軟件??偛课挥诿绹腡heBrain Technologies LP不久前在其網站www.thebrain.com推出這款軟件的新版本(包括為Mac及Linux用戶設計的版本)。這款軟件的使用者中有科學家、士兵及投資者等,他們用它來對自己的各種想法、所從事的項目甚至是收集到的犯罪數據進行處理。我發(fā)現這款軟件非常實用,而且很吸引人,我?guī)缀醢阉械臇|西都添加到其蜘蛛網狀的網絡圖中,比如網站的鏈接、腦子里靈光閃現的想法、聯(lián)系人、文件、簡短的信息等。我知道它會把這些東西按某種方式相互聯(lián)系起來,而其中一些聯(lián)系是我的大腦決不會考慮、甚至會忘得一干二凈的。
你一定急切地想知道,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款軟件?它能干甚么?是這樣的,如果你曾畫過思維導圖(一種頭腦風暴的方法,它能以一個核心的想法或主題發(fā)散出無數的想法)的話,你就會發(fā)現這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。不同的想法從中心思想中衍生出來,而這些想法都是按不同的層次被組織起來的。不過,PersonalBrain的重點并不是構建思想分層,而是更側重模仿人類大腦的工作方式。你可以列出腦子里面最主要的想法,PersonalBrain就會把你存入其中的所有內容重新組織安排,體現它們與這一主要想法的聯(lián)系。它對思維發(fā)散的考慮比較少,更多的是組建獨特的思維“蜘蛛網”。
PersonalBrain的界面自1998年以來變化不太大,但它看起來仍然不落伍。對其他軟件,你恐怕很難作這樣的評判。它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很好。當啟動這個軟件之后,它那海藍色的背景、中心位置上不斷旋轉的齒輪狀圖形及以蜘蛛網狀相互聯(lián)系的各種內容,這些看上去都很不錯。當你學會在一個詞的周圍拖放很多小圈圈,你就可以為這張網添加更多的內容了。當你點擊某一個詞的時候,它就會跳到中央,網絡中的其他內容就會以它為中心重新組織。
這款軟件的新用戶往往都經歷一個磨合階段。當然我也不例外:我以前并沒有很快體會到這款軟件的核心作用,它更多的是為了幫助你在你所感興趣的事情之間創(chuàng)建或找到某種聯(lián)系,而不單單是提供某個主題的鳥瞰圖--市面上提供此類服務的軟件數不勝數,如 MindManager (www.mindman.com),及TopicScape 3D (www.topicscape.com)。比如,意大利警察顧問羅伯托•卡波迪耶奇(Roberto Capodieci) (www.excomputer.net)使用這款軟件來尋找犯罪團伙成員之間的聯(lián)系,而英國科學歷史學家詹姆斯?伯克(James Burke)利用它來研究歷史上偉大發(fā)明家之間的關聯(lián)。
現在來看這款軟件沒有什么特別神奇之處。事實上,事情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樣:PersonalBrain為你搭建不同內容之間的聯(lián)系。你自己必須完成這項工作。不過,記住所有這些關聯(lián)就另當別論了,這正是 PersonalBrain發(fā)揮作用的地方。以身處巴厘島的意大利人卡波迪耶奇為例,他首先在PersonalBrain添加了一些基本詞語(這款軟件把它們稱之為“想法”(thoughts))來進行分類,如嫌疑人、地點、犯罪活動、電話記錄等等。然后他又在每個嫌疑人下面添加一些“想法”,在地點項下補充了酒吧、餐館及俱樂部等自己正在調查的地方,之后又在犯罪活動下面寫下賣淫嫖娼、販賣毒品及搶劫等等。接下來,他開始把嫌疑人與地點及犯罪活動聯(lián)系起來。很快,一條線索就浮出水面:有兩名嫌疑人在同一個酒吧內曾進行同一類犯罪活動,他們很可能認識對方。而那些經常出入多個酒吧的嫌疑人可能是兩伙嫌疑人的紐帶。然后卡波迪耶奇又在上面增加了犯罪嫌疑人的電話記錄,進一步把他們都聯(lián)系起來,創(chuàng)建出他所調查的這個犯罪團伙的全景圖。
現在你的工作、或者你的興趣可能還沒有復雜到需要繪制像黑道家族這樣的圖譜。(卡波迪耶奇說,他是在一名黑客的電腦上發(fā)現PersonalBrain后才開始使用它的。這名黑客利用它來儲存一家公司所有雇員的信息,以便他更好地設計自己的騙局。)不過,無論你對什么感興趣,不論你有多么聰明智慧,也不管你的記憶力有多么地好,你不可能把腦子里所有的東西都建立關聯(lián),并且記住他們之間的關系--特別是時間跨越幾年的情況更是如此。PersonalBrain的老用戶、現駐美國的技術咨詢師杰里?米哈爾科斯(Jerry Michalksi)在自己的PersonalBrain內有6萬多條所謂的“想法”,涵蓋了他十年以來所積累的各類內容。
PersonalBrain 的新版本與微軟(Microsoft)的Outlook整合更加完善,而且增加了一些新功能,但是我覺得它沒有之前的版本那樣吸引人。不過,在數次嘗試失敗之后,我終于在幾個月前可以順利使用它了,現在我已經離不開它了。幾乎我腦子里冒出的所有想法(我承認并不是很多)、每個我喜歡的網站、我已經建立的聯(lián)系人等最終都在PersonalBrain找到了棲身之地,而且它們都會通過主題(比如“推薦最佳剃須方法的網站”)、地點、共同的朋友或者臨時類別(“接下來我需要做什么”)等彼此建立聯(lián)系。其他軟件工具可能對把一項內容與其他多項內容建立關聯(lián)的任務退避三舍,而PersonalBrain卻積極主動地獻身于此。
使用三個月之后,我的PersonalBrain上大約有了4,000條“想法”,但我對它的使用仍停留在表面上。我不斷發(fā)現其中有一些我可能根本想不出的關聯(lián)內容,并找到了我已經忘記、但隱藏在PersonalBrain中的一些東西。
正如PersonalBrain的創(chuàng)造者哈倫•休(Harlan Hugh)所說的那樣:它與其他全新的事物一樣;你不可能馬上精通它,但是你會很快看到它所帶來的種種益處。
我不能保證PersonalBrain能讓你睡得更好。但是如果你堅持使用,我堅信它一定會讓你著迷,就象我現在這樣。
更多Personalbrain的詳細內容,請訪問官方網站://www.thebrain.com.cn
Perso nalbrain最新版TheBrain7 更新內容
常見問題:
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,均為本站原創(chuàng)或翻譯。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,但請務必注明出處、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,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@fc6vip.cn
文章轉載自:慧都控件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