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帖|其它|編輯:郝浩|2008-09-02 10:40:17.000|閱讀 887 次
概述:Terracotta,POJO開發模型的最后一塊拼圖
# 界面/圖表報表/文檔/IDE等千款熱門軟控件火熱銷售中 >>
TerraCotta 通過將POJO對象在群集內下的共享,讓POJO不再局限于SNA(Share Nothing Architect)的架構,比較透明的支持了集群模式,可謂POJO開發模型的最后一塊拼圖。
其實它的原理很簡單,本身是一個中央式的Cache服務器。在應用啟動命令中添加Terracotta參數,Classloader就會根據配置文件在JVM級以AOP方式修改ByteCode,用戶透明地將對象存儲于中央服務器。
為了性能,它以對象屬性而不是整個對象為存儲單位;為了可用性,它本身也支持主備集群。
研究院和項目組的同事們早就在他們的地盤上用上了,這幾天自己也跟風了一把。
很喜歡這種"前商業項目",一般都會有不錯的工具。
說是用戶透明,其實只是最美好的愿望,可能還是有些代碼修改:
最后TC承擔了實現POJO集群的功能,但TC Server本身就存在單點故障的危險,需要配成Cluster模式。在TC的Persistent HA Cluster模式中,所有數據會Persist到磁盤,Cluster中永遠只有一個Active Node,其他節點就作為Passive Nodee。Active Node的失效切換與Client的重連都是透明的。 Passive 與Active Node使可以用同一塊支持文件鎖的磁盤空間,也可以讓Active Node將所有變化通過網絡同步到Passive Node上。一般采用后者。
本站文章除注明轉載外,均為本站原創或翻譯。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,但請務必注明出處、不得修改原文相關鏈接,如果存在內容上的異議請郵件反饋至chenjj@fc6vip.cn
文章轉載自:個人博客